一提到“糖”,人們就自然的與“甜”聯系在一起,一嘗到甜味的東西也自然的感覺里邊有糖。其實,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糖不一定都甜,反過來,甜的東西也不見得都是糖。例如,淀粉沒有甜味,可它是多糖;糖精很甜,但從化學結構上看,它不屬于糖類,還有一種叫莫涅林的植物蛋白,味也很甜,現在正被研究作為一種非脂肪性、非毒性的甜味劑。利用天門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的三肽,也是有甜味的。那么自然界中有哪些糖類呢?
自然界中的糖類
糖在自然界中分布極廣,幾乎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體內都含有它,其中以存在于植物界最多,約占植物干重的80%。在植物體內構成植物根、莖、葉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多糖;種子、果實里的主要儲存物質,如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都是糖類。
糖是由碳、氫和氧3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多羥基的醛或酮及衍生物,習慣地稱其為碳水化合物。糖可分為單糖、低聚糖和多糖三大類。單糖是指不能再水解的糖。重要的單糖有含3個碳原子的丙糖,如甘油醛和二羥丙酮;含有5個碳原子的戊糖,如核糖和脫氧核糖;含6個碳原子的已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低聚糖是由2~10個單糖單位組成,水解后可得到原來的單糖。最常見的是二糖,它水解后產生兩分子單糖,例如蔗糖(白糖)水解后可得到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麥芽糖(糖稀,關東糖)水解后得到兩分子葡萄糖。多糖是由多個單糖縮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水解后可得到許多單糖。例如,植物淀粉是由多個葡萄糖組成;糖原是人和動物體內糖的儲存形式,又叫動物淀粉,也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組成,植物淀粉和動物糖原都需要經酶消化成為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纖維素也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組成,也屬于多糖,但人體消化道中沒有水解纖維素的酶,所以纖維素不被吸收。雖然纖維素不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它能刺激腸蠕動,因此也是維持健康所必需的。
其他甜味品
1.糖精:糖精起先是從煤焦油中提煉出來的帶甜味的化合物,現在多為化學合成,粉末狀,糖精的化學名叫“鄰苯磺酰甲酰亞胺”。
糖精在溶液中的甜度是蔗糖的500倍,即將1克糖精溶于一定體積的水中,人們嘗起來的甜味程度與500克蔗糖溶在同樣體積水中的甜味相同。因此,糖精常被用作蔗糖的替代品,作為食品添加劑。市場上用的是糖精鈉或可溶性糖精。
糖精雖甜,但從其化學結構來看是帶苯環的化合物,不屬糖類,若食用過多對人體來說是一種毒物,需在肝臟進行生物轉化,故應嚴格規定用糖精作為食物甜味劑的濃度范圍,防止濫用,尤其是嬰幼兒食品應盡量少用或不用糖精甜味劑。
2.蜜:蜜是一種蜜蜂分泌的液體,其中80%是可溶性物質,包括混合簡單糖:果糖24%~45%,葡萄糖25%~37%,麥芽糖2%~12%,蔗糖0.5%~3%,還有少量多種其他糖,這依賴于蜜蜂的花源。蜂蜜可以像在蜂巢中那樣呈液體狀,也可以是干的顆粒狀,兩種形式都是可用的。蜂蜜可用來作為甜味劑放在乳品中和加工的食物中,也可放在冷凍食品中,還可以干顆粒形式放在混合的干食品中。1992~1993年,美國生產了10萬噸蜂蜜,另外還進口了5萬噸。
3.甜味肽:有許多小肽也具有甜味,小肽在體內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與糖一樣是機體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無毒無害。若能夠進一步開發應用甜味肽作為食品甜味劑,對糖尿病人來說無疑是種福音,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也將非常有益。
本文的目的是告訴大家:
1.糖類是人體的營養和結構物質。糖尿病不是由于吃糖多了,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少了(或遺傳因素),從而造成對血糖平衡調節的異常。蔗糖無罪!
2.若維持血糖平衡不僅僅是胰島素的作用,還有肝臟的作用。肝臟有重要的解毒功能,肝臟結合毒物用的葡萄糖醛酸是從葡萄糖轉變而來,故肝病患者適當多吃些糖對于減輕肝臟負擔、增強解毒能力有益。
3.糖精很甜,但不是糖類。糖精不應成為蔗糖的替代品在食品中廣泛使用,廣大消費者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4.蜂蜜作為食品甜味劑,既可放于液體又可放于固體,方便、無害。蔗糖和蜂蜜作為食品甜味劑可使用無妨。還有另一類化合物,如甜味肽也可研究和開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