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食糖的化學成分為蔗糖,是甜菜、甘蔗等綠色植物利用大自然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生成的雙糖,是自然界賦予人類的諸多可食用的碳水化合物之一。我們食用的食糖是糖廠以甘蔗和甜菜為原料,經提汁、澄清、蒸發、煮糖結晶等現代制糖技術制取的結晶狀蔗糖,其純度高達99.7%以上。
食糖不僅作為調味品給人們帶來愉悅美好的口感,它還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是人體的三大營養源之一。人們食用蔗糖以后,經過消化、分解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被人體吸收利用,為人體提供能量。糖也是人機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例如糖與脂形成的糖脂是構成神經組織和細胞膜的成分;糖與蛋白質結合為糖蛋白,在體內具有多種復雜的功能。糖既是人體的能源物質,又是人體重要的結構物質。糖在體內分解代謝后的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極易排出體外,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因此,食糖是一種健康、純正、安全的食物。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設立專家組,研究評估了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營養的作用,1997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碳水化合物與人體營養”已為食糖的健康作用下了最權威的定論。報告指出“在平衡的膳食中,食糖并沒有危害,它不會引起肥胖、糖尿病、心臟病、低血糖癥、多動癥、癌癥或導致微量元素缺乏。相反,它是便宜的美味能源,可制成多種非??煽诘氖称贰?。
與其它任何食品一樣,過多的食用食糖,超過人體的正常需要不僅是浪費甚至是有害的。那么究竟吃多少糖為好呢,目前全世界人均消費食糖21公斤,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均消費40公斤,我國人均消費僅7公斤,同世界上極少數最貧窮的國家(如朝鮮、埃塞俄比亞、柬埔寨等國)的消費處于同一水平??梢哉f我國人均消費食糖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最近十來年無糖食品有較快的發展,在無糖食品的宣傳廣告中經常置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結論于不顧,重新炒作早已被否定了的尤德金等人食糖有害健康的論點,誤導消費者科學、健康的消費理念。本報開設食糖與健康專欄的目的,就是要向消費者宣傳食糖與健康的科學知識,宣傳適量吃糖有益健康,消除對食糖的誤解和疑慮,讓消費者放心地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這種天然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