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產糖國(地區)年報之澳大利亞篇
--編譯自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官網
報告摘要
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以下簡稱堪培拉辦事處)預測2024/25年制糖期澳大利亞甘蔗入榨量為3050萬噸,得益于甘蔗收獲面積有所增加、單產略有提高,食糖產量有望達到420萬噸,而2023/24年制糖期時為410萬噸。前九個月甘蔗生長良好,預計甘蔗含糖分可達到近十年的平均值。預計2024/25年制糖期原糖出口量將增至345萬噸,而上制糖期為335萬噸,精制糖出口量仍保持在1萬噸。由于澳大利亞人口增長強勁,國內食糖消費量或將達到產量的20%。食糖出口中,原糖占比99%,其余為精制糖。由于對食糖產量增加和全球食糖需求持續穩定的預期,預計2024/25年制糖期食糖出口量將從之前估計的335萬噸增加到345萬噸;精制糖出口量從2022/23年制糖期的低位繼續下滑,已降至1萬噸。新加坡曾是澳大利亞精制糖主要進口國,但由于該國找到了新貨源,故澳大利亞精制糖出口量相應下降。
一、甘蔗
(一)概述
澳大利亞甘蔗種植區位于昆士蘭州北部莫斯曼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格拉夫頓之間,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沿海長達2100公里的平原及山谷地區。昆士蘭州北部屬于熱帶氣候,年平均降雨量高達3500毫米,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屬于亞熱帶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1500毫米,圖1所示,特征如下:
昆士蘭北部地區:甘蔗產量占全國的35%。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可達3500毫米,產量易受過度降水的影響。
伯德金:甘蔗產量占全國的25%。熱帶氣候,年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高度依賴灌溉,是單產最高的地區。
昆士蘭中部地區:甘蔗產量占全國的25%。熱帶氣候,年降雨量約1500毫米。產量高的地區無需灌溉,其他地區在收割期結束后、雨季來臨前進行灌溉。
昆士蘭南部地區:甘蔗產量占全國的10%。亞熱帶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1100毫米,灌溉度高。
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地區:甘蔗產量占全國的5%。亞熱帶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1500毫米。溫度和濕度較低,甘蔗生長緩慢。生長環境不同,生長周期從12到24個月不等。
圖 1 澳大利亞甘蔗種植地區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
澳大利亞甘蔗主產區位于熱帶,甘蔗生長主要靠1至3月雨季期間的降雨和光照。良好的降雨不僅有助于作物的生長,還能為4至7月的休耕和補種創造良好的土壤濕度條件。同時,好的降雨也有助于早期收割甘蔗的再生長。此外,雨季過后適當降雨對甘蔗的最終產量也至關重要。
澳大利亞約有3044個甘蔗種植戶(ABARES-2021年農場調查分析),管理相對寬松。由于75%至80%食糖用于出口,國內糖價受國際糖價影響較大,并以11號原糖期貨為基準。種植戶與所在地區糖廠簽訂為期三年的甘蔗供應協議。雖然該行業在2006年放松了管制,但糖廠仍會選擇通過昆士蘭糖業公司進行統一銷售。2013年,糖廠決定停止這種單一銷售模式,并按規定提前三年發出終止通知。2017年起,種植戶可以自由選擇將其食糖銷售給當地糖廠或昆士蘭糖業公司。目前的運營方式同樣允許第三方提供服務。甘蔗種植者甚至可以鎖定年產量中部分食糖的價格,最長可達三年。此舉有助于緩解每年糖價的波動。甘蔗種植者協會已經為其成員推出了“定價要點”培訓計劃,幫助甘蔗種植戶規避價格風險。
甘蔗是一種多年生熱帶C4植物,原產于新幾內亞。甘蔗從成排種植在壟上的坯(甘蔗莖約30厘米的部分)中發芽。通常壟會加高,以盡量減少積水,特別是在多雨的季節。發芽后,植株會分蘗,形成4-12根莖,甘蔗生長期通常是12個月。在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受天氣影響,生長期為12到24個月不等。收獲時,甘蔗在地上的部分被砍收,分成約30厘米長的小段,由牽引車或卡車運出,再通過鐵路或公路運輸到糖廠。甘蔗收割后,茬口上會繼續長出新的甘蔗,因此被稱為宿根作物。第一次收割后,產量通常會逐年下降,甘蔗通常生長三到四季。在熱帶地區通常每年4月到6月種植甘蔗,每季的休耕面積約占甘蔗種植總面積的15%。最后一次收割結束后,在5%-10%的耕地上補種一部分甘蔗(即無休耕期)。這種方法使甘蔗株齡相對均勻,有助于優化生產,并實現每年產量相對穩定。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亞熱帶地區休耕和補種的時間與熱帶地區不同。
每年的6月至11月下旬,澳大利亞共有22家糖廠加工甘蔗(圖2),他們分別隸屬于九家實體(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一家私營公司及一家合作社。甘蔗在收割后24小時內入榨,生產原糖及副產品,如糖蜜、蔗渣和濾泥。糖蜜通常用于生產動物飼料,位于昆士蘭州中部的一家豐益糖廠用糖蜜生產乙醇。同時,多家糖廠還擁有熱電聯產廠,利用蔗渣發電滿足自身需求,并將多余電力輸送到當地電網。糖廠還將蔗灰和濾泥用作肥料。
為方便出口,75%至80%的原糖被運輸并儲存在位于昆士蘭州的六個港口之一,以供后續出口。少量原糖在國內精煉,用于國內消費,精煉糖的出口量相對較小。澳大利亞共有三家公司經營四家精煉廠,其中三家煉糖廠位于種植區,一家位于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圖2)。澳大利亞共有六個港口用于食糖儲存及裝船出口。這些港口隸屬糖業碼頭有限公司,昆士蘭糖業公司是主要股東并管理這些碼頭。然而,近期糖業碼頭有限公司宣布他們將接管碼頭。
圖 2 澳大利亞糖廠、精煉糖廠以及港口分布圖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澳大利亞糖廠理事會
雖然澳大利亞年降雨量變化較大,且面臨颶風威脅和國際糖價的大幅波動,但甘蔗和原糖產量每年變化不大。過去十年間,原糖產量保持在410到489萬噸之間(圖3),變化幅度約為8%。這與甘蔗收獲面積密切相關(圖3)。
圖 3 澳大利亞甘蔗種植地區及原糖產量記錄
數據來源:澳大利亞糖廠理事會(ASMC);注:e表示預估值
影響產量的因素主要有:
1.播種期氣候干燥對收成造成負面影響。
2.主要出現在熱帶地區的颶風,嚴重影響單產,甘蔗需2-3個生長期才能完全恢復。
3.潮濕天氣導致部分甘蔗推遲收割并結轉至下制糖期。要特別關注這種情況,因為雖然這部分甘蔗單產較高,但含糖分偏低,遠非最佳。
4.工廠在甘蔗入榨后的停機也會導致收割期延長,雖然能提高甘蔗產量,但由于晚收甘蔗導致下茬的生長期縮短,會對下制糖期產量造成負面影響。
5.甘蔗種植者對糖價大幅波動的負面情緒不僅影響甘蔗種植面積,甚至會影響到施肥,進而影響單產。
此外,甘蔗12個月的生長周期及3-4個宿根期的特性對作物本身及每年的原糖產量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產量
堪培拉辦事處預測2024/25年制糖期澳大利亞甘蔗產量為3050萬噸,較2023/24年制糖期的2980萬噸,增長2.3%。較近10年平均產量3230萬噸相比,下降6%。得益于近年來糖價上漲,2024/25年制糖期收獲面積略增、單產小幅提高,甘蔗總產量較上制糖期有所增加。
過去十年中,澳大利亞甘蔗收獲面積普遍下降,近五年降幅尤為明顯(圖4)。這與甘蔗價格長期偏低有關。一些甘蔗種植者改種其他作物,還有一些人將農場改建為住宅和改做生活用途。頭些年,受颶風和干旱等極端天氣影響,甘蔗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在隨后的幾年中收獲面積有所恢復。整體來說,所有地區的收獲面積都大幅下降,其中昆士蘭南部亞熱帶地區降幅最大。過去五年中,該地區農民轉種夏威夷果為主的其他作物。然而,由于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大量種植,夏威夷果價格大幅下跌。行業消息來源表明,該地區夏威夷果行業的增長已出現停滯。據悉,一些計劃種植澳洲堅果樹的地區也將恢復甘蔗種植。
圖 4 甘蔗收獲面積走勢
數據來源:甘蔗種植者協會年報、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
國際糖價在2020年中期開始攀升(圖5),有效阻止了甘蔗收獲面積的持續下滑,預計2024/25年制糖期甘蔗收獲面積小幅增加。2021年中期開始,國際糖價保持強勁增長,2023年初糖價再次飆升。近年來,糖價持續走高,為澳大利亞糖廠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激發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然而,實際情況是過去十年間,大部分甘蔗種植區被侵占,收獲面積增長較少,遠不足以挽回失去的面積。
圖 5 洲際交易所(ICE)11號原糖價格曲線
數據來源:洲際交易所;注:圖表數據為周平均值
本制糖期的前九個月,除昆士蘭北部的降雨量遠高于平均值外,其他甘蔗產區的降雨量均為平均水平(圖6)。由于氣候整體良好,加上種植面積和單產增加,除昆士蘭北部地區外,所有甘蔗產區均可實現增產。昆士蘭北部地區通常降雨量較大,當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時,甘蔗產量最高。高于平均水平的降雨會導致該地區土壤漬水,妨礙新蔗的種植、施肥和除草等。此外,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時通常是長時間陰天,影響作物的生長。
圖 6 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降雨量分布圖
數據來源:澳大利亞氣象局、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
2023/24年制糖期的收獲期較往年推遲2到4周,一些地區直到2023年12月底才結束。由于昆士蘭北部地區、伯德金和昆士蘭中部地區降雨量在甘蔗生長初期高于平均水平(圖7),導致2023/24年制糖期甘蔗收割多次推遲,雖然數量少于上制糖期且收割提前結束,但仍有部分甘蔗未完成收割。盡管2023/24年制糖期的收成有所改善,但仍未達到理想狀態,這也有助于單產和含糖量的提高。最佳狀態是每年11月上旬至中旬完成收割。延遲收獲會縮短下制糖期甘蔗的生長期,進而或將導致單產和含糖分的下降。
圖 7 2024年1月至3月降雨量分布圖
數據來源:澳大利亞氣象局、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
2024年4月初,甘蔗長勢良好,距離2024年5月底的收割還有一小段時間。雨季過后收割期前期和中期這段時間的降雨有助于提高產量。澳大利亞氣象局預測顯示,未來幾個月所有甘蔗產區的平均降雨量有可能超過中位數(圖8)。如果能夠實現,將有助于小幅提高2024/25年制糖期的產量。
圖 8 2024年5月至7月降雨量預測分布圖
數據來源:澳大利亞氣象局、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
依據澳大利亞糖廠理事會(ASMC)對收割完成情況的統計,堪培拉辦事處將2023/24年制糖期甘蔗產量下調至2980萬噸,六個月前的預測為3100萬噸。在收獲初期(2023年5月),澳大利亞糖廠理事會的預估值曾高達3160萬噸。
盡管澳大利亞糖廠估算甘蔗產量的方法較為先進,并將其用于收割計劃,但實際收成與最初的估算相差甚遠。隨著收獲季節的到來,考慮到各農場的實際情況和當時的氣候條件,估值會不斷更新。2023/24年制糖期甘蔗產量與初期預估的差距大于往常。部分原因是過度降雨導致部分甘蔗未收割所致,主因尚不明朗。
二、食糖
(一)產量
堪培拉辦事處基于對甘蔗產量增長2.3%的預估,預測2024/25年制糖期澳大利亞食糖產量為420萬噸,而上制糖期產量為410萬噸,同比增長2.4%。
預計2024/25年制糖期甘蔗含糖分與近十個制糖期平均值持平(圖9)。對收割期間氣候條件的準確預測,使得2024/25年制糖期的收割工作較上制糖期提前結束,因此大部分甘蔗在含糖分下降之前完成了收割。因此,預計含糖分將保持穩定。與之相反,作物生長期縮短,或將影響甘蔗收割時的成熟度,進而影響含糖分。此外,異常天氣條件和糖廠的故障停機也會擾亂收割進度,影響甘蔗含糖分。
圖 9 近十個制糖期甘蔗含糖分平均值及預測數據
數據來源:甘蔗種植者協會;澳大利亞糖廠理事會、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堪培拉辦事處;
注:CCS=甜度(糖廠用于衡量含糖量的指標)
堪培拉辦事處對2023/24年制糖期食糖產量的預測與6個月前相同,仍為410萬噸。該制糖期甘蔗含糖分較上制糖期大幅提升(圖10),與近10年的平均值持平。2023/24年制糖期時受氣候影響依舊嚴重,收割期完成時間晚于理想時間,但整體早于上制糖期。甘蔗含糖分通常從12月開始迅速下降,這種情況在2022/23年制糖期尤為明顯。2023/24年制糖期甘蔗含糖分從2023年12月初開始逐步下降,但得益于收割結束早且收割數量相對較少,因此與上制糖期相比,甘蔗平均含糖分受影響較輕。
圖 10 2022/23-2023/24年制糖期甘蔗含糖分變化
數據來源:甘蔗種植者協會、澳大利亞糖廠理事會;注:CCS=甜度(糖廠用于衡量含糖量的指標)
(二)消費量
由于人口增長迅速,預計2024/25年制糖期澳大利亞國內食糖消費量為93萬噸,而2023/24年制糖期時為90萬噸。
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澳大利亞人口增長率接近2.5%。2023年下半年的人口增長依然強勁,移民人數或在2024年1月創下新高。澳大利亞政府預計2024年的人口將繼續持增長,但增速放緩。人口增長是國內食糖消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貿易
由于食糖產量增長,預計2024/25年制糖期澳大利亞原糖出口量將從2023/24年制糖期的335萬噸增至345萬噸。
澳大利亞食糖產量的80%用于出口,出口量的99%以上是原糖,其余是精制糖。與其他食糖主產國相比,澳大利亞食糖生產成本較高。因此,過去十年中,澳大利亞精制糖出口量已從約20萬噸降至1萬噸,且未來幾年不會大幅反彈。
印度尼西亞、韓國和日本是澳大利亞三大原糖進口國,這三個國家的進口量占澳大利亞原糖進口總量的 85-90%(圖11)。近年來,新西蘭和美國的進口量約占10%。此前澳大利亞原糖出口量超過400萬噸,如今在高價格和高需求的背景下,345萬噸的出口量并不困難。
由于預估精制糖出口量大幅下降,堪培拉辦事處將澳大利亞2023/24年制糖期原糖出口量上調至335萬噸,美國農業部的官方預估為320萬噸。原糖出口量的增加與精制糖出口量的下降密切相關,精制糖出口的下降是由新加坡采購需求下滑所致。
按制糖期計算,2023/24年制糖期(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其他國家進口澳大利亞原糖已接近260萬噸。考慮到季節性變化,2023/24年制糖期澳大利亞出口總量有望達到335萬噸。
影響澳大利亞食糖出口的另一個因素是澳元相對疲軟,2023/24年制糖期的大部分時間里,澳元兌美元的匯率約為1.51:1。這為澳大利亞出口提供了競爭優勢。一些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預計,澳元將在2024年底走強至1.4:1。如果預測正確,這將削弱食糖出口在預測年份的競爭力。目前國際糖價相對較高,匯率變動不會對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
圖 11 澳大利亞原糖主要進口國(7月至2月)
數據來源:貿易監測數據(由進口國提供)
新加坡曾是澳大利亞精制糖的主要進口國。但自2022/23年制糖期起,該國已找到其他進口渠道,加上澳大利亞生產成本較高,很難預見新加坡精制糖進口是否會在短期內回歸。
澳大利亞精制糖的進口量非常低,僅占國內消費量的 1%多一點。堪培拉辦事處預測,2024/25年制糖期精制糖進口量將穩定在8000噸,與2023/24年制糖期的進口量相當。
(四)庫存
由于甘蔗收割期(5月底)與食糖銷售期(7月)較近,澳大利亞食糖期末庫存通常較低。食糖出口也于7月開始,通常持續到12月(即收獲期結束后的1個月)均保持高位。制糖期的剩余時間(1月至6月)出口量較低,主要是清理庫存,為下制糖期做準備。因此出口量較低。
表 1 澳大利亞甘蔗產量
表 2 澳大利亞食糖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