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周五)紐約ICE、倫敦LIFFE兩大國際市場食糖價格均出現了市上罕見的暴跌,其中紐約(ICE)市場原糖期貨價格狂瀉幅度創下了22年之最,倫敦(LIFFE)市場白糖期貨價格的跌幅更是創下歷史之最。
紐約方面:11月12日(周五)1103合約原糖價格收于26.21美分/磅,暴跌345個點,跌幅高達11.6%,創下1988年7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1105合約原糖價格收于23.89美分/磅,暴跌337個點,跌幅高達12.4%。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僅在兩天前,11月10日(周三)1103合約原糖價格曾一度沖擊了1981年1月份以來33.39美分/磅的最高點,增幅創下了29年之最。
倫敦方面:11月12日(周五)1012合約白糖價格收于707.10美元/噸,狂瀉88.20美元/噸,跌幅高達11%;1103合約白糖價格收于677.10美元/噸,狂瀉91.50美元/噸,跌幅高達12%,創下了歷史之最。
初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1月11日(周四)國際糖價因2010/11年制糖期印度可供出口量增加而開始狂瀉。印度農業部日前表示,除留下400萬噸結轉庫存外,2010/11年制糖期的剩余糖量有可能達到350萬噸,政府將于11月21日就食糖出口問題做出最后決定。此前印度糖廠方面已要求政府出口食糖200萬噸。
2、11月12日(周五)國際糖價再次因預期中國為抑制經濟過熱可能加息而加速下挫。不僅如此,市場方面還擔心加息可能會導致中國需求萎縮,多數原材料產品價格也將大幅下挫;
3、紐約商品交易所大幅上調交易保證金也是導致價格下挫的又一重要原因。ICE把食糖交易保證金上調65%,即把每手合約的交易保證金從3010美元上調至4970美元。糖價的下挫與投資者的大量平倉有直接的關系。
4、歐盟擬增加食糖出口量的消息對糖市運行產生負面影響。繼歐盟委員會決定把2010/11年制糖期的食糖出口量增加35萬噸,使之達到100萬噸后,該委員會又在11月12日(周五)表示,歐盟將密切關注糖價的變化,以決定是否再增加食糖出口量。
5、眼下商品市場有總體轉弱的態勢。受食糖和金屬鎳價格狂瀉的拖累,11月12日(周五)CRB期貨指數下跌了3.6%,而早在10月9日CRB期貨指數還曾因黃金、棉花、銅價格創歷史新高而沖擊了25個月以來的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