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面最新情況:
1、英國Czarnikow公司日前表示,在全球食糖供應短缺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國際食糖價格的上漲來抑制部分消費需求的增加,滿足正常的供應。
2、德國F.O.Licht公司日前預計2009/10年制糖期全球食糖產量將達到1.569億噸,較2008/09年制糖期增長4.6%。
3、瑞士Kingsman公司對2010/11年制糖期全球食糖市場的供求形勢做出了預測,該公司認為2010/11年制糖期泰國和俄羅斯將增產500多萬噸,巴西將增產400萬噸左右,再加上印度等國的少量增產,全球供求平衡表將從本制糖期的供給不足量830萬噸轉變為出現供給過剩。
4、巴西Job公司日前分析認為,由于受到降雨天氣影響,預計2009/10年制糖期巴西中南部地區的甘蔗產量將從2009年7月預計的5.50億噸下降到5.40億噸,然而,這個數字還是較2008/09年制糖期增加7%左右。由于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高峰期時降雨偏多,嚴重影響到甘蔗的出糖率,預計2009/10年制糖期甘蔗產量將從7月份預計的3200萬噸下降到2970萬噸。
5、英國Macquarie銀行日前公布報告顯示,在經過了連續兩年的供給不足后全球食糖供求平衡狀況將在2010/11年制糖期重新出現供給過剩的狀態。預計2010/11年制糖期全球食糖產量將達到1.679億噸,較2009/10年制糖期增長8%,與2007/08年制糖期1.672億噸的產量基本持平,全球市場有望出現300萬噸的過剩量。
二、主要產糖國最新情況:
巴西:
巴西圣保羅蔗產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10月15日,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量已經達到4.127億噸,較上個制糖期同期增長8.8%;食糖產量達到2290萬噸,較上個制糖期增長11%。與此同時,巴西中南部地區的酒精產量僅達到179億公升,較去年同期下降3%,其中作為汽油替代品的含水酒精產量為134億公升,作為汽油添加劑的無水酒精產量為45億公升。截至目前,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用于生產酒精和食糖的比例為56%:44%,上個制糖期同期為59%:41%。厄爾尼諾現象導致降雨過多,繼續影響著10月份甘蔗的收割進程,甘蔗出糖率也因此受到影響,甘蔗平均出糖率僅達到132.81公斤/噸,較上個制糖期同期下降5.87%。該委員會還下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總量至5.295億噸。
預計2010/11年制糖期巴西的食糖產量將從2009/10年制糖期的3390萬噸增加到3770萬噸。其中中南部地區將達到3300萬噸,較2009/10年制糖期增長13%;酒精產量將達到311億公升,較2009/10年制糖期增長16%。
預計2010/11年制糖期巴西食糖出口量將達到2670萬噸,較2009/10年制糖期的2600萬噸,增長2.6%。其中巴西中南部地區食糖出口量將從2009/10年制糖期的2280萬噸增加到2350萬噸;
預計2010/11年制糖期巴西的甘蔗入榨量將從2009/10年制糖期的6.25億噸增加到6.54億噸,其中,中南部地區的甘蔗入榨量將從5.42億噸增加到5.9億噸。
印度:
印度的節日用糖高峰期已過,政府擬將11月投放到市場的福利食糖量較10月份削減9%,即從10月份的23.5萬噸下降到21.44萬噸。目前印度有600多家糖廠將食糖總產量的20%直接銷售給政府作為福利糖,銷售價格為13000盧比/噸。
印度政府擬修訂甘蔗收購價法案,這項舉措將有利于糖廠提高甘蔗收購價(2009年6月印度政府將甘蔗最低收購價提高到1077.6盧比/噸)。印度北方邦政府已經將甘蔗收購價提高了18%,從1400盧比/噸提高到1650盧比/噸,甘蔗收購價每噸上漲250盧比,這個增長是州政府歷年來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最低限價的上漲將會給蔗農帶來210億盧比的收入。預計2009/10年制糖期北方邦食糖產量將從上個制糖期的400萬噸增至加到450萬噸。
印度面臨嚴重的供應缺口是導致國內食糖價格急劇上漲的根本原因。2008/09年制糖期印度食糖產量從2630萬噸急劇下降至1500萬噸。2009/10年制糖期印度的食糖產量有望回升到1700萬噸,當然仍存在供應缺口,難以滿足2300萬噸的國內消費需求。
為了緩解國內食糖供應緊張的狀況,印度政府再次延長免稅進口白糖的期限,將最后期限延長到2010年12月。這項舉措表明免稅進口白糖的時間又延長13個月,原定的免稅進口白糖的最后期限為2009年11月30日。
泰國:
泰國政府官員日前表示,預計2009/10年制糖期泰國的甘蔗產量將達到7160萬噸,較2008/09年制糖期增長8%。由于農民不僅擴大了甘蔗種植面積,而且增加了化肥的使用量,預計2010/11年制糖期甘蔗產量將達到8000萬噸。(泰國每公頃甘蔗產量在65噸左右,平均生產成本在16美分/磅上下)。
泰國是亞洲最大的食糖出口國,主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國家。預計2009/10年制糖期泰國食糖出口量將達到564萬噸(國內食糖消費量在260萬噸左右)。近期泰國國內食糖價格已經達到1000泰銖/噸的歷史高點。
俄羅斯:
俄羅斯糖廠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21日俄羅斯甜菜糖產量為167.4萬噸(去年同期為164.6萬噸),已加工甜菜1159.8萬噸(去年同期為1205.4萬噸)。預計2009年甜菜糖產量將達到330萬噸(去年同期為350萬噸)。
俄羅斯農業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由于未來食糖價格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農民紛紛增加甜菜種植面積,加大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甜菜機器設備的投資。目前甜菜種植面積已達到82.27萬公頃,較上個制糖期同期的79.7萬公頃,增長2.57%。
烏克蘭:
烏克蘭全國產糖商協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22日,烏克蘭已產精煉糖6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8.8%,糖廠共收到甜菜550萬噸,已加工甜菜451萬噸。
烏克蘭農業部日前預測,本制糖期烏克蘭的甜菜收割量將達到1200萬噸,甜菜糖產量達到150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烏克蘭國內年食糖消費量約為200萬噸)。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農業部日前表示,2009/10年制糖期印尼食糖產量將下調至270萬噸,印尼年均食糖消費量在276萬噸左右。食糖減產有可能導致國內供應不足,政府已經允許進口原糖18.3萬噸,預計2009年年底印尼的食糖庫存量將在80萬噸左右。
菲律賓:
菲律賓糖業管理局日前表示,預計2009/10年制糖期菲律賓的食糖產量將達到219萬噸。2008/09年制糖期菲律賓食糖產量僅為209萬噸,與2007/08年制糖期食糖產量創25年來新高相比降幅達15%。
三、 專題分析:
中國—東盟自貿區:諸多挑戰需要面對
再過2個月,也就是2010年1月1日起,按照《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自貿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正式建成。毫無疑問,這將給我們帶來千載難逢的種種機遇。但是面對機遇,我們更應冷眼思考其帶來的挑戰。
我國部分農產品銷售將遭到沖擊
受“零關稅”影響,自由貿易區建成將對我國部分農產品銷售造成沖擊。同時,雖然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但是這些協議具體落實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自2004年1月1日起,“早期收獲”計劃開始實施,東盟進口我國的部分農產品實現零關稅,尤其是荔枝、龍眼、火龍果等。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劉建文說,由于東盟各國的熱帶水果、谷物等與我國南方的許多農產品具有同質性,隨著“早期收獲”計劃全面推行將對我國南方熱帶水果、蔗糖、橡膠等農產品帶來較大沖擊,特別是荔枝、龍眼等水果受到的沖擊最大。
許多協議落實效果有待觀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沈世順認為,雖然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但是這些協議具體落實的效果還有待觀察和考驗。
一是企業對自貿區的認識以及相關政策的使用還有待增強。2009年8月中國與東盟簽署的《投資協議》鼓勵和促進中國與東盟間的投資流動,并為投資提供保護。“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政府推得快,企業跟不上來,達不到預期效果。”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光輝說。
二是東盟國家有可能利用非關稅壁壘保護其自身產業。和多數東盟國家相比,我國產業體系齊全,企業實力不斷壯大。自貿區建成后,中國生產加工的產品將對東盟國家造成沖擊。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玉主認為,雖然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但這些協議能否順利執行還是未知數,不排除東盟國家在降稅的同時增加非關稅壁壘的可能。
當務之急是加強基礎設施合作
針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目前面臨的系列挑戰,專家學者建議,當務之急應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合作、暢通合作渠道等方面措施應對。
一是應積極推進與東盟國家的交通合作。中國應積極建設公路、鐵路網絡,推進與東盟國家的直通直達。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瑞賢指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關鍵是要著力解決中國與東盟互聯互通問題,加快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東盟一體化進程,加深和融合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系。
二是在經貿交流上應采取更加經濟靈活的措施。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劉建文說,今年6月11日,老撾、越南、泰國三國依據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跨境運輸協定啟動了東西經濟走廊過境運輸便利化協定,三國允許每年總數為1500輛的運輸車自由過境,對過境貨物實行“一站式”海關檢查,加快了出入境人員和貨物的查驗速度,通關時間明顯縮短,有效降低了貿易和交易成本。
三是努力提高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量,放寬對東盟欠發達國家的貿易限制。古小松認為,東盟國家與我國的貿易量占我國的總貿易量比重不是很大,因此,對于我國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盡量放開進口,而不要設立太多的限制。中國與東盟國家進行貿易的同時,要注意防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減少貿易壁壘。
四是進一步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搭建好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平臺。
五是應讓中國企業及時了解相關優惠政策。鄭軍健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使得中國和東盟國家企業獲得更多進入對方市場的機遇,可以更充分地享受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帶來的好處。中國企業在出口東盟國家的時候,應當全面、準確地掌握各種政策優惠,比如及時申領FORM-E,保障自己的利益,避免錯失了本應享受到的關稅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