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巴西圣保羅蔗產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15日仍有60家糖廠尚未開榨。5月份前半個月巴西中南部地區食糖生產明顯提速,甘蔗入榨量達到3280萬噸,較4月份后半個月的2370萬噸,增長38%。截止到5月中旬,2011/12年制糖期該地區甘蔗入榨量較上制糖期同期下降42%;食糖產量僅為236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下降47%,酒精產量僅達到21.6億公升,較上制糖期同期下降42%。截至同期,甘蔗用于生產酒精和食糖的比例為57%:43%。
巴西Williams船務公司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25日(周三),巴西港口等待裝運食糖的船只數量減少到55艘,包括已停靠碼頭和等待進港的船只,其中桑托斯港42艘,食糖數量為153萬噸,巴拉那瓜港13艘,食糖數量為44.072萬噸。
印度:
印度糖業管理委員會日前預計,2010/11年制糖期印度食糖產量有望達到2420萬噸。由于過去兩個制糖期糖廠支付給農民的甘蔗收購價較高,激發了農民種植甘蔗的積極性,預計2011/12年制糖期甘蔗種植面積有望增長7%,食糖產量有望增至2650萬噸。
印度外貿部日前表示,2010/11年制糖期政府已同意根據優先配額的原則,由印度進出口公司向歐盟出口食糖1萬噸。政府要求有出口許可證的企業在5月18日至6月2日期間出口食糖,通過其他方式復出口的企業有效期至6月17日,期限不再延長,如果企業沒有按期履行,出口配額將自動失效。截止到5月25日,食品部已同意260家糖廠出口食糖27.2009萬噸。
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糖廠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0/11年制糖期該邦甘蔗入榨量已達到7729萬噸,食糖產量達到873.4萬噸,出糖率僅為11.2%,略低于上制糖期同期的11.5%。目前該邦仍有370萬噸甘蔗尚未收榨,政府要求本制糖期甘蔗全部榨完不能遺留。糖廠方面則抱怨,由于產量增加,糖廠已沒有足夠的庫容,希望政府大幅增加今年該邦的食糖出口配額至200萬噸。
2010/11年制糖期馬哈拉施特拉邦開工糖廠數量達到164家,其中合營糖廠123家,私營糖廠41家。日前該邦已獲得政府批準,將在未來5年投資900億盧比,新建92家私營糖廠。
印度聯邦政府日前公布6月份投放國內市場的食糖配額數量為165萬噸,較5月份的175萬噸,減少5.7%。
泰國:
泰國糖業管理委員會日前表示,目前泰國2010/11年制糖期已接近尾聲,預計食糖產量將創下962萬噸的歷史新高,其中260萬噸供應國內市場,其余的700萬噸將用于出口,出口量有望創歷史新高。2010年泰國向歐盟出口食糖3000噸,由于歐盟內部市場供應偏緊,預計今年出口量還將有所增加。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糖廠聯盟委員會日前表示,2010/11年制糖期巴基斯坦食糖產量達到410萬噸,與國內消費需求基本持平,今年無需進口。
孟加拉國:
為了滿足市場供應需求,平抑國內食糖價格,2011年孟加拉國擬將從國際市場招標采購食糖7.5萬噸,較2010年的2.5878萬噸,增長190%。孟加拉國食糖與食品工業管理公司日前公布數據顯示,近日該公司以720.90美元/噸的價格從法國Sucden貿易公司采購白糖5萬噸。
菲律賓:
菲律賓糖業管理局日前表示,截止到4月24日,菲律賓食糖產量已達到203.3萬噸,超過此前政府預測的196.5萬噸,基于目前大多數糖廠仍未停榨,預計食糖產量有望超過220萬噸的國內需求量。而2009/10年制糖期菲律賓食糖產量達到197萬噸,白糖進口量為25萬噸。按照美國發放的市場準入配額,2011年菲律賓除14.216萬噸的常規配額糖外,還可再向美國出口6萬噸。截至目前,菲律賓已向美國市場出口食糖8.5萬噸。
菲律賓糖業協會日前表示,為抑制國內糖價進一步下跌,政府計劃向亞洲出口原糖10萬噸,此外還將根據與美國簽訂的出口配額協議出口食糖。
越南:
越南糖業協會日前表示,2010/11年制糖期越南甘蔗入榨量達到1200萬噸,較上個制糖期增長25%;食糖產量達到113萬噸,較上制糖期增長21.3%。政府指導甘蔗收購價在90萬越南盾/噸到110萬越南盾/噸之間,農民收益增長50%。
截止到4月底,越南食糖庫存量約為52.5萬噸,能夠滿足2011/12年制糖期開始前的國內消費需求。政府采納越南糖業協會的建議,從5月13日開始暫停進口食糖,以緩解國內食糖庫存增長過快的壓力。而早在今年2月,越南貿易部還曾向24家國內企業發放了2011年原糖進口許可證,數量為25萬噸。
俄羅斯:
俄羅斯糖廠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23日,俄羅斯糖廠共收到原糖119.4萬噸(去年同期為98.57萬噸);共加工原糖118.1萬噸(去年同期為74.55萬噸);用進口原糖共生產白糖114.9萬噸(去年同期為71.94萬噸);工廠原糖庫存量僅為12.90萬噸(去年同期為26.80萬噸);開工糖廠數量僅為24家(去年同期為2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