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巴西圣保羅蔗產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5月1日,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量達到4029.9萬噸,較2013/14年制糖期同期的4171.6萬噸,下降3.4%;食糖產量147.5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70.2萬噸,下降13.33%;酒精產量16.41億公升,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6.24億公升,增長1.07%,其中無水酒精5.24億公升,同比增長31.28%,含水酒精11.17億公升,同比下降8.79%。甘蔗用于生產食糖和乙醇的比例從上制糖期的39.36%:60.64%轉變為35.69%:64.31%。出糖率從上制糖期同期的10.876%下降到10.762%,減幅為1.05%。4月份下半月中南部地區甘蔗生產進度同比相對較慢,市場擔憂巴西干旱將引發減產,從而影響到國際市場的食糖供應量。
印度:
印度農業部日前表示,政府已決定把4-5月份出口食糖的補貼金額削減32%,從此前的補貼3300盧比/噸削減至補貼2277盧比/噸,此項舉措遭到了印度產糖商和出口商的強烈抗議。現階段印度國內食糖供給過剩量約為500萬噸,其中包括政府允許出口的200萬噸。按照政府2月28日公布的報告,2-3月期間出口食糖的補貼金額為3300盧比/噸,此后政府將根據盧比與美元的匯率每兩個月調整一次出口補貼額,并于雙月的第一天公布調整結果。
印度糖廠協會日前表示,從2月28日政府公布每出口一噸食糖補貼3300盧比的政策以來,盧比與美元的匯率一直處于62.44:1,隨后又升至60.32:1,出口補貼金額因此應該上調至3800盧比/噸,然而,由于政府在2月28日的出口補貼政策中并沒有明確說明在什么情況下下調出口補貼金額,在什么情況下上調出口補貼金額。在這種背景下,政府要么維持原來規定的每噸糖補貼3300盧比,要么就上調補貼金額,因為政府下調出口補貼額是違法的。再者說,糖廠都已按照每噸出口補貼3300盧比的政策與外商簽訂了買賣合同,政府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變更補貼金額是違反政府出口補貼政策的規定,這樣做不僅會擾亂市場,同時也讓糖廠感到不安。在食糖供給過剩、糖價跌穿生產成本的情況下,政府削減出口補貼額可能會使糖廠的處境進一步惡化。目前印度全國糖廠的拖欠款總額已達到1000億盧比,其中北方邦就占800億盧比。
印度糖廠協會日前表示,受降雨影響,預計2013/14年制糖期印度食糖產量將達到2380萬噸,四年來的最低水平,2012/13年制糖期為2510萬噸,預計食糖庫存量將從上制糖期的930萬噸,減少到600萬噸。截止到4月底,2013/14年制糖期印度食糖產量僅達到2375萬噸,較上制糖期下降3.57%,由于國內食糖價格下跌,甘蔗收購價提高,目前印度糖廠所欠甘蔗款達到1200億盧比。印度糖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兩周國內糖價再次進入下跌通道,糖廠在短時間內支付完所欠甘蔗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雖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糖廠走出困境,支付所欠蔗款,包括向糖廠提供免息貸款、給予原糖出口補貼等,但也難以實現按時支付。
該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底,馬哈拉施特拉邦食糖產量達到765萬噸,低于上制糖期的798萬噸;北方邦產糖641萬噸,大幅低于上制糖期的748萬噸。然而,卡納塔克邦、古吉拉特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產量則是出現小幅增加。截止到3月底,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和泰米爾納德邦原糖庫存總量在60萬噸左右。
截止到5月6日,2013/14年制糖期北方邦食糖產量僅達到642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下降13%。隨著榨季進入尾聲,預計最終產量變化不大,開工糖廠119家,目前僅有少數在開工生產。糖廠預計支付甘蔗款1916.5億盧比,甘蔗收購參考價是280元/噸。截至目前,北方邦95家私營糖廠共計產糖583萬噸,24家合資糖廠產糖55萬噸,獨資企業糖廠生產食糖26.1噸,大部分的私營糖廠將在5月15日左右收榨。
美國相關機構預計,盡管政府將繼續實行出口補貼,但估計下制糖期印度食糖出口力度或將放緩。預計2013/14年制糖期食糖出口量 預期減少20萬噸,僅能達到180萬噸,將低于過去10年來200萬噸的平均水平。
事實上,政府實行出口補貼,但國內食糖出口仍受到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壓力,同時國內糖價呈現上漲趨勢,出口利潤縮小,食糖出口相對緩慢。
美國農業部表示,如果今年降雨正常,天氣適宜甘蔗種植和生長,預計新制糖期印度甘蔗產量將達到3.508億噸,同比增加400萬噸,食糖產量將達到2790萬噸,同比增加85萬噸。目前判斷尚早,印度或將受到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反常天氣影響。
考慮到食糖需求的強勁增長,經濟增速將達到5%-6%以及人口每年增長1.7%,預計2014/15年制糖期食糖消費量將增加100噸,達到2700萬噸。預計過剩不到100萬噸。
菲律賓:
菲律賓糖業管理局日前表示,盡管國內市場食糖需求旺盛,但在國內制糖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國產糖仍可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菲律賓不再考慮進口食糖。預計今年菲律賓國內食糖消費量將達到218萬噸,國內食糖產量應該可以達到235萬噸。此前業界預測2013/14年制糖期食糖產量243.4萬噸,后因2013年年底的風暴將產量下調至235.6萬噸。該管理局還在研究如何把沒有出口到國際市場的7-10萬噸糖轉為國內消費。為滿足國內食糖消費需求和穩定國內糖價,2013年2月該管理局已經把可投放國際市場的食糖數量占總產量的比例下調至2%。
美國農業部觀點:
預計2013/14年制糖期印度食糖產量將達到2480萬噸,高于印度糖業協會預估的2380萬噸。截止到4月15日,印度已產食糖2315萬噸,或將低于上制糖期的2510萬噸。預計2013/14年制糖期印度甘蔗總產量將高于預期,充足的降雨量有助于甘蔗含糖分提高至10.25%,較上制糖期增加0.25%。預計2013/14年制糖期馬哈拉施特拉邦產糖773萬噸(上制糖期為800萬噸),北方邦產糖746萬噸(上制糖期為746萬噸),卡納塔克邦產糖420萬噸(上制糖期340萬噸),泰米爾納德邦150萬噸(上制糖期180萬噸),古吉拉特邦產糖118萬噸(上制糖期113萬噸)。
國際糖業組織:
國際糖業組織日前表示,全球食糖市場供給過剩狀況將結束并逐漸轉入供給不足階段。然而,短期內國際糖價上漲的前景并不是很好。該組織表示,雖然業界認為干旱天氣會影響到巴西食糖生產,但預計2013/14年制糖期結束時全球食糖庫存量將增加310萬噸,至7780萬噸。從目前情況看,預計2014/15年制糖期巴西食糖產量或將僅達到3960萬噸,較上制糖期減少47.5萬噸。但巴西食糖減產留下的生產缺口將被印度和泰國的增產所彌補,而且市場上還有食糖消費量減少的觀點(主要是指印度)。
國際糖業組織還上調了2012/13年制糖期食糖庫存量,或將導致2013/14年制糖期結束時全球食糖可用庫存比上升1.8%,至44%。
國際糖業組織表示,由于巴西糖廠除遭遇天氣干旱外還遇到資金困難,進而影響到其食糖生產,預計2014/15年制糖期,全球食糖市場將最大限度地達到供求平衡。一方面,是巴西投入生產的糖廠數量減少,另一方面是政府幫助食糖產業的措施效果不佳。此外,據說不少大型制糖集團已經債臺高筑。據此,預計明年巴西中南部地區食糖產量將減少90萬噸,至3340噸。至于全球食糖消費,預計仍將以2.2%的速度增長,這預示著全球食糖供給過剩周期將結束。
該組織預計2015/16年制糖期巴西的食糖產量可能會增長2.7%,但考慮到全球食糖消費穩步增長,預計2015/16年制糖期全球食糖產量不會有明顯的增加。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食糖市場即將進入供給不足的階段,初步預計2015/16年制糖期全球食糖供給不足量可能達到400萬噸,這將是2009/10年制糖期以來全球食糖市場首次出現供給不足,之前幾年全球的食糖庫存量累計增加了近2500萬噸。對于國際糖價的運行前景,國際糖業組織對現階段國際糖價回升表示謹慎,稱雖然明年全球食糖庫存量變化不大,但2010/11年制糖期以來全球食糖庫存量增加較多可能會對糖價運行形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