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巴西蔗產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2015/16年制糖期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總量達到5.94081億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5.68071萬噸,增長4.58%;食糖產量3055.6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3194.6萬噸,下降4.35%;酒精產量271.72億公升(其中無水酒精105億公升,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08.69億公升,下降6.34%;含水酒精166.72億公升,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50.41億公升,增長10.85%);較上制糖期同期的259.10億公升,增長4.87%;制糖用蔗比例從上制糖期同期的43.16%:56.84%降至40.99%:59.01%;噸甘蔗產糖量僅為131.71公斤/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36.73公斤/噸,下降3.68%。
由于糖廠為奪回生產期間降雨造成數周耽擱造成的損失而加快生產進度,12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量為1043.5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368.7萬噸,增長183.02%;食糖產量38.3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2.3萬噸,驟增210.36%;酒精產量5.06億公升(其中無水酒精2.08億公升,較上制糖期同期的0.75億公升,驟增175.69%;含水酒精2.98億公升,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39億公升,驟增114.86%),較上制糖期同期的2.14億公升,驟增136.29%。制糖用蔗比例從上制糖期同期的26.76%:73.24%增至32.29%:67.71%;截至同期,噸甘蔗產糖量僅達到119.28公斤/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131.26公斤/噸,下降9.13%。
巴西貿易部日前表示,由于降雨導致港口裝載放緩,11月份食糖出口量為235.5萬噸,環比下降8%,同比增長15.8%。其中,原糖出口量為200萬噸,環比下降3.35%,同比增長14.83%。2015年1-11月累計食糖出口量為1565.9萬噸,同比減少5%。
印度:
印度糖廠協會日前表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已有470家糖廠開榨(上制糖期同期為490家),食糖產量達到798.5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747.5萬噸,增加6.5%。糖廠已簽訂食糖出口合同80萬噸,其中已完成30萬噸。截至同期,馬哈拉施特拉邦開工糖廠169家(上制糖期同期為172家),食糖產量337.5萬噸,高于上制糖期同期326.4萬噸,出糖率從上制糖期同期的10.44%降至10.36%;北方邦開工糖廠113家(上制糖期同期為118家),甘蔗入榨量為1832.1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為1860萬噸),食糖產量183.2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為169.5萬噸),出糖率從2014年同期的9.2%升至10%;卡納塔克邦開工糖廠62家(上制糖期同期為63家),食糖產量44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為38.8萬噸);古杰拉特邦19家糖廠已全部開榨,(上制糖期同期為18家),食糖產量44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為38.8萬噸);安德哈普拉地什邦和特蘭加納邦兩個地區僅有25家糖廠開榨,(上制糖期同期為29家),食糖產量21.5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為25.6萬噸);泰米爾納德邦開工糖廠15家(上制糖期同期為19家),食糖產量8萬噸與上制糖期同期持平。另外,截至同期,比哈爾邦、哈亞那邦、旁遮普邦、北安洽爾邦和馬德亞普拉地什邦分別產糖14萬噸、10萬噸、9.5萬噸、7萬噸和7.5萬噸。
卡納塔卡邦政府出臺新規,全部63糖廠執行與出糖率掛鉤的公平報酬性價格。出糖率9.5%的甘蔗,糖廠必須支付2300盧比/噸(約折合224元/噸)甘蔗收購價格,每超出一個百分點價格增加245盧比/噸(約折合24元/噸)。另外,規定由蔗農支付甘蔗收割和運輸到糖廠費用。盡管國內食糖出廠價有所上漲,但2015/16年制糖期開榨前三個月所有糖廠食糖的平均銷售價格僅達到27000-28000盧比/噸(約折合2627元-2724元/噸),仍虧損4000-5000盧比/噸(約折合389元-487元/噸)
2014/15制糖期印度創下2831萬噸高產紀錄,而年消費量僅為2350萬噸,國內糖價一度跌至20000盧比/噸(約折合1948元/噸),生產成本約32000盧比/噸(約折合3116元/噸),虧損接近40%。預計2015/16制糖期食糖產量為2700萬噸,雖較上制糖期略減,但仍高于平均消費量15%。
2015年12月2日,印度宣布向農戶提供甘蔗生產補貼,補貼額為45盧比/噸(約折合4.38元/噸)。2015年12月22日印度政府公布,將摻入汽油中的乙醇比例從此前的5%提升至10%。印度糖廠協會預計將把2015/16制糖期乙醇供應提升一倍至13億公升。
馬哈拉施特拉邦糖業管理局表示,由于12家糖廠沒有按照最低甘蔗收購價結清2014/15年制糖期拖欠的甘蔗款,邦政府已經決定暫不發給其生產許可證,如果糖廠強行開榨,但會被處以500盧比/噸(約折合49元/噸)的罰款。
泰國:
截至2015年12月13日,泰國開榨糖廠32家,較上制糖期同期減少5家,甘蔗入榨量519萬噸,同比下降11%;平均出糖率為10.06%,同比下滑0.27%。盡管糖廠較上制糖期提早一周開榨,但生產進度十分緩慢。
2015年11月泰國食糖出口量為72萬噸,其中原糖40.4萬噸,白糖31.6萬噸。2015年1-11月泰國出口總量為733萬噸,其中原糖345萬噸,白糖388萬噸。
菲律賓:
菲律賓糖業監管機構日前表示,受厄爾尼諾帶來的干燥天氣影響,預計2015/16制糖期食糖產量僅為222.8萬噸,僅夠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國內供應緊平衡。但是菲與美國每年有13.5508萬噸的食糖配額出口協議,因此2016年該國須靠進口補足供應短缺。預計2016年原糖進口量高達16.9385萬噸,為六年來首次進口。據悉,菲律賓糖業管理協會目前批準生產商及貿易商進口14.2噸食糖,以滿足對美國的出口需求。
巴基斯坦:
為了彌補國內外價差,經濟協調委員會宣布對出口的50萬噸食糖進行補貼,補貼金額為65億盧比(約折合3.97億元)。目前,國內糖價為50000盧比/噸(約折合3050元/噸),而國際市場價格為45000盧比/噸(約折合2745元/噸)。財政部日前表示,將出口食糖50萬噸,每噸補貼13000盧比(約折合793元/噸)。第一批20萬噸將在2015年年底出口,全部出口將在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
印度尼西亞:
2016年印度尼西亞或將進口食糖320萬噸,其中120萬噸原糖可能定向從泰國和澳大利亞進口,占比約為37%。
俄羅斯:
2015年1-10月俄羅斯原糖進口量下滑至49.56萬噸,去年同期為55.66萬噸;白糖進口量增加至32.63萬噸,去年同期為23.86萬噸。由于國內糖價具有吸引力,2015/16制糖期初播種面積擴大,加之天氣條件利好,甜菜產量預計將接近500萬噸的歷紀錄,考慮到國內糖消費量約為575萬噸,進口預期將下滑至30萬噸左右。
歐盟:
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預計2015年歐盟白糖產量為1530萬噸,低于上制糖期創下的1940萬噸的歷史紀錄,預期2025年白糖產量將增至1800萬噸,較2017年歐盟食糖配額制度取消之前的平均水平增加約5%。
機構觀點:
1、瑞士Kingsman 公司
因印度和泰國消費量增加,且巴西中南部產量尤其是2015年4季度產量減少,2015/16年制糖期供應短缺量從200萬噸上調至530萬噸。另因非洲東南部消費量高于預期,預期2016/17制糖期的供應缺口從137萬噸上升至780萬噸。
2、英國Czarnikow公司
由于巴西潮濕天氣限制了糖廠的甘蔗壓榨能力,預計2015/16制糖期全球糖市供應短缺量從410萬噸上調至820萬噸。
2、荷蘭拉博銀行
拉博銀行日前表示,由于甜菜種植面積減少20萬公頃,且極端天氣導致單產同比下滑8%,預計2015/16制糖期甜菜糖產量為1530萬噸,低于2014/15制糖期的1930萬噸,為40年來最低水平。
3、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將2015/16年制糖期全球糖產量缺口的預測值從270萬噸上調至580萬噸,但仍悲觀看待價格前景。因為Abares認為龐大的庫存仍將繼續打壓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