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2017/18年度中國食糖生產進入旺季,截至2018年1月底,全國累計產糖512.66萬噸,比上年度同期增加58.7萬噸,增幅12.9%;累計銷糖239.86萬噸,比上年度同期增加46.04萬噸,增幅23.8%;累計銷糖率46.79%,同比上升4.09個百分點。
1月份,中國國內食糖價格繼續下跌且跌幅加大。原因主要是:擔憂國際食糖市場供應過剩壓力,國內食糖市場氛圍悲觀,資金打壓食糖價格;糖廠迫于兌付糖料款的資金壓力,急于銷售;食糖經銷企業以及用糖企業多采用低庫存甚至零庫存、即用即買策略。將2017/18年度中國食糖價格區間上、下限均調減300元,為6100-6500元/噸。
黑龍江甜菜糖生產已經結束,新疆和內蒙古糖廠陸續收榨,甜菜糖生產進入尾聲。1月份,廣西產區出現了寒潮、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甘蔗砍運、壓榨受到影響,甘蔗出糖率下降;云南部分蔗區出現大面積降雨天氣,甘蔗砍運和食糖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廣西和云南產區不利天氣對最終產糖量的影響,我們將繼續關注,本月對中國食糖產銷預測數據暫不作調整。
國際食糖市場,隨著北半球食糖生產的順利推進,國際主要機構對2017/18年度世界食糖供給過剩的基本判斷沒有改變。本月對2017/18年度國際食糖價格區間暫不作調整。
玉米: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量為1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30萬噸;中國玉米消費量2.22億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115萬噸,主要是飼用消費調增到13950萬噸。本月,高粱“雙反”立案調查是玉米進口和飼用消費調增的主要原因,此外,生豬規模養殖企業擴產補欄有望進一步增加玉米飼用消費。年度結余變化量減少至522萬噸,年度產需缺口有所擴大,但庫存壓力依然存在,玉米市場持續維持供大于需局面。近期各地儲備糧拍賣提前啟動,市場供應增加,加之春節臨近市場交易下降,預計價格將保持穩定,國內玉米產區批發均價繼續維持在每噸1600-1700元區間。
大豆:本月預測,2017/2018年度,中國大豆總產量1460萬噸,進口量9597萬噸,新增供應11057萬噸,總消費量11056萬噸。臨近年關,產銷區大豆購銷較清淡,價格整體走勢平穩,預計全年國產大豆銷區批發均價為4175-4375元/噸。因市場擔憂南美局地旱情影響大豆產量,近期國際大豆價格有所上揚,但2017/18年度全球大豆豐產格局已定,且庫存高企,市場供應量總體充裕,預計全年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均價為3050-3250元/噸。本月市場供需和價格預測與上月保持一致。
棉花: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93千公頃,與上月預測數持平。單產為每公頃1758公斤,總產量579萬噸,較上月預測調增15萬噸,主要是近期對新疆棉花單產進行調度,并結合加工進度、公檢進度和出疆進度等情況,對新疆棉花產量進行調整。2017/18年度棉花進口量同比增加,但預計年度中后期進口量同比回落,保持進口量110萬噸的預測不變。消費形勢好轉,暫保持消費量預測值822萬噸不變。受產量調增影響,期末庫存量調增15萬噸至742萬噸。
新年度國內棉花供應充足,市場運行較為平穩,預計2017/18年度國內3128B級棉花年度均價保持在每噸14500-16500元區間。國際棉花價格近期快速上漲,預計Cotlook A指數年度均價仍會在每磅75-90美分區間。
食用植物油: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86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4萬噸。其中,受棉籽單產、總產上調影響,棉籽油產量調增3萬噸;葵花籽國際價格持續下跌,進口需求增加,葵花籽油產量調增1萬噸。1月中旬氣溫回升使秋冬種油菜苗情整體略有提升,但近期局部地區遭遇了暴雪凍雨天氣,后期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對油菜生產造成的影響,本月暫不對油菜籽單產進行調整。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603萬噸,與上月預測值持平。本月,根據國家統計局等有關機構公布的城鎮化率、人口總量、人口結構以及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將2017/18年度國內消費量預測值調至3356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16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