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2016/17年度全國食糖生產已經全部結束,全國累計產糖929萬噸,比上年度增加6.8%,其中甘蔗糖產量824萬噸,比上年度增加5%;甜菜糖產量105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3.5%。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糖料播種面積1472千公頃,比2016/17年度增加9%,其中甘蔗播種面積1277千公頃,比2016/17年度增加7.9%;甜菜播種面積195千公頃,比2016/17年度增加16.1%。甜菜產區已播種完畢,以灌溉和病蟲害預防為主;甘蔗產區轉入田間管理階段,春植蔗大部處于分蘗期。
本月估計,2016/17年度食糖進口300萬噸,比上月估計調低50萬噸;預測2017/18年度食糖進口320萬噸,比上月預測調低30萬噸。主要是由于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決定自2017年5月22日起,對進口食糖產品實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采取對關稅配額外進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關稅的方式,實施期限為3年。保障措施的出臺為中國食糖價格提供了支撐,在國際食糖供需轉向充足的背景下,估計2016/17年度中國國內食糖價格每噸6500-6900元,預計2017/18年度中國國內食糖價格每噸6400-6800元。
玉米: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約35590千公頃,比上月預測數調減250千公頃。主要原因,一是東北春玉米產區遭受干旱和冰雹災害影響玉米種植,春播期間,吉林西北部、遼寧西部和東南部、內蒙古東部持續干旱,高溫少雨導致這些地區土壤墑情持續下降,部分地區無法播種玉米而改種了大豆、雜糧、雜豆等作物;玉米出苗后,東北多地遭受強風和冰雹災害,一些地區玉米幼苗倒伏或淹沒水中,導致玉米因死苗而改種生育期比較短的豆類、鮮食玉米、蕎麥、蔬菜等作物。二是河北、河南等夏玉米產區播種面積預期減少。玉米單產每公頃5947公斤,比上月預測數有所調減,主要是部分地區玉米葉片因冰雹損傷嚴重,影響玉米生長發育。玉米產量2.12億噸,比上月預測數減少153萬噸,比上年度減少792萬噸,減幅3.6%。
盡管5月份中國玉米價格上漲,但隨著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拍賣數量增加,玉米價格繼續上漲可能性不大。預測2017/18年度中國玉米產區批發均價維持上月預測數不變。
大豆:2017年東北產區大豆播種基本結束,黑龍江全省和內蒙古東部大豆播種面積較上年明顯增加。5月份東北產區大部水熱條件利于大豆春播和幼苗生長。內蒙古東部上中旬高溫少雨致使部分地區土壤墑情持續下降,旱情發生發展,大豆播種進度較上年同期偏慢,也造成已播種大豆正常出苗和生長困難;21-23日,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等旱區大部出現降水,旱情得到緩解,利于未完成大豆播種的地區搶播補種、已播種大豆幼苗生長。此外,24-25日內蒙古大楊樹、黑龍江嫩江等地出現低溫凍害,苗情較上年同期偏差,對單產的影響還有待后期觀察。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7899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10.4%;全國大豆平均單產每公頃1785公斤,比上年度增加1.5 %。本月對2017/18年度大豆市場供需形勢預測與上月一致。
棉花: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棉花產量調增10萬噸至482萬噸,棉花消費量調增10萬噸至769萬噸,其他估計不變。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00千公頃,較上年度增加3.2%,與上月預測持平。棉花單產預測為每公頃1572公斤,較上年度提高1.1%,5月新疆大部和內地主要棉區均氣溫偏高,日照充足,降水偏少,土壤墑情適宜,利于棉花生長,長勢好于去年同期。棉花產量預測為503萬噸,較上年度增加4.4%。棉花進口量為11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0萬噸,與上月預測持平。棉花消費量為769萬噸,與上年度持平。新年度國內棉花市場平穩運行,2017/18年度國內3128B級棉花均價區間預測保持在每噸14500-16500元區間。國際棉花價格上行,預測2017/18年度Cotlook A指數均價在每磅75-90美分區間運行。
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657萬噸,較上月估計值調增27萬噸。其中,豆油產量1558萬噸,較上月估計值調減4萬噸,主要是國產大豆油用比例下調。菜籽油產量564萬噸,較上月估計值調增11萬噸,主要是國產油菜籽收獲面積減幅小于上月預期。受棉籽單產和葵花籽進口量調增影響,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產量調增。價格方面,受大豆進口量大幅增加、港口庫存高企影響,全年度豆油供給預期充裕,本月下調國內豆油出廠價格區間至每噸5500-7000元。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07萬噸,比上月預測值調增22萬噸。其中,豆油產量1592萬噸,菜籽油產量571萬噸,花生油產量324萬噸,均與上月預測值持平。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產量調增。5月上旬遼寧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出現干旱,花生播種進度受到一定影響,但中下旬以來主產區雨水充沛,旱情得到緩解,土壤墑情增加,有助于春播區搶墑播種,對花生生產影響預期不大,故本月不進行調整。食用植物油進口量620萬噸,消費量3163萬噸,與上月預測值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