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12年甘蔗病蟲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
廣西自治區農業廳辦公室
各市、有關縣(市、區)農業局(農委):
為做好2012年甘蔗病蟲害防控工作,我廳制定了《2012年甘蔗病蟲害防治工作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2012年甘蔗病蟲害防治工作意見
蔗糖業是我區重要的支柱產業,直接關系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局和農民持續增收。近年來受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區甘蔗螟蟲、薊馬、蔗蝗、金龜子、綿蚜、黑穗病、梢腐病等甘蔗重大病蟲發生呈上升態勢,成為影響甘蔗產量和品質最重要的因素。據近期武鳴、扶綏等17個縣對各類型蔗田甘蔗螟蟲等越冬情況監測調查,局部未收蔗田螟蟲加權平均活蟲數716頭/畝(宿根蔗田也達233頭/畝),黑穗病病株率一般為1.2%~4.5%,紅粉蚧蟲株率一般為23%~66%,白蟻為害株率一般9.14%~19.10%,高的達40.98%。扶綏縣紅壤土宿根蔗田畝有蔗龜33~67頭、天牛167~334頭,沙壤土宿根蔗畝有蔗龜高達1467頭、天牛267~667頭。綜合我區甘蔗種植結構情況、當前病蟲發生動態、氣候條件及歷史資料分析預測,預計2012年全區甘蔗病蟲害總體發生程度為3(4)級,發生面積達2600萬畝次。為切實抓好今年甘蔗病蟲害防治工作,減輕病蟲為害損失,促進我區蔗糖產業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特提出如下防治工作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抓好甘蔗病蟲害防治對于保障我區蔗糖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意義重大,各地要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抓好甘蔗病蟲防控作為重點工作抓緊抓好,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職責分工,落實“領導、責任、人員、經費、物資、技術”六到位,全力把好甘蔗“清園”關、“下種關”、“培土關”,為全年甘蔗生產打好基礎。
各地要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部門合作,組建專業化防治隊伍,推進甘蔗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適時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提高隊伍快速反應能力,及時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病蟲害。一旦發生重大災情,各地要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防治、早控制”的原則,及時啟動應急機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組織開展群防群治、統防統治,努力減少損失。
二、加強病蟲監測,準確預測預報
各級農業部門要確保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組織植保技術干部做好甘蔗病蟲的系統監測和大田普查,植保部門在做好監測調查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準確把握病蟲發生動態,及時發布病蟲情報并提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科學指導防治。
三、落實關鍵措施,科學指導防治
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采取“重前控后,防根莖、治鞘葉有害生物”策略,抓住關鍵時期、關鍵環節、關鍵措施和重點病蟲,組織指導廣大蔗農突出預防,強化綜防,注重前中期和根、莖病蟲,加強葉面病蟲防治,實行綜合治理。重點抓好6個環節:
一是把好清園關。實行低斬收蔗,收獲后要及時清園,集中處理殘莖殘葉,加強指導蔗農實行合理輪作,減少累積蟲源。
二是把好下種關。新植蔗要進行藥劑浸種或拌種,將蔗種浸泡50%多菌靈500倍液中3~4分鐘,或浸泡3%~4%石灰水中8小時,或20%石灰水1分鐘。下種時,植溝內撒施國家允許使用的藥劑可有效防治螟蟲、蔗龜等地下害蟲,禁止使用特丁硫磷等國家禁用的高毒農藥。
三是把好培土關。要做好健身栽培,新植蔗地起壟開溝要施足基肥,宿根蔗要中耕培土,培土時,按一定比例科學配施藥肥,促進蔗苗早生快發,進一步持續控制前中期地下害蟲和根莖害蟲。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查苗補苗,適時中耕除草,剝除燒毀老葉、病蟲葉,減輕病蟲發生為害。
四是把好葉面關。適時組織開展葉面化學防治,選用高效對口藥劑,掌握好防治適期和防治指標,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確保防治效果。
五是突出抓好螟蟲早期化防控害。防治螟蟲的重點是第一、二代,尤其是第一代。下種時,植溝內選擇撒施5%丁硫克百威、3%辛硫磷、5%毒死蜱、8%毒?辛、5%殺蟲雙、3.6%殺蟲單等顆粒劑;田間出現零星枯心苗后立即施藥防治,7天后再施藥防治一次,可選用95%殺蟲單可溶性粉劑、18%殺蟲雙水劑、50%殺螟丹可溶性粉劑、1.8%阿維菌素乳油、毒死蜱+阿維菌素、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劑、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等藥劑噴霧。
六是實施綠色防控,減少農藥用量。要大力推廣應用環境友好型技術,減少農藥用量,提高甘蔗品質,促進生態良性循環。一是應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甘蔗螟蟲、蔗龜、蔗根鋸天牛等害蟲。二是應用害蟲性誘劑誘殺二點螟、黃螟、條螟等甘蔗螟蟲。三是釋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
四、開展試驗示范,擴大宣傳培訓
各地要積極開展防治新藥劑、新技術試驗,探索研究高效、安全的防控藥劑與技術,要利用電視、廣播和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防治形勢的嚴峻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治自覺性。要適時派出技術人員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宣傳培訓,要結合農民田間學校,開展技術培訓,宣傳科學防治技術和介紹安全用藥知識,指導農民科學防治。同時做好示范樣板建設,帶動面上防控工作。
五、加強農藥監管,提高防治效果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聯合工商部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假劣農藥坑農害農違法行為,確保農藥使用效果。同時,正確推介適宜本地的高效低毒農藥產品,引導農民科學用藥,提高防治效果。
六、加強部門協作,強化工作督導
各地農業部門要加強與當地糖業管理部門、制糖企業的聯系和協作,及時交流信息,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防治合力。各地要組織工作組,深入基層指導、督查,落實防治責任,確保防治人員、資金和物資及時到位。農業部門主管領導要深入一線,現場指揮,檢查落實各項監測、防治措施,幫助解決監測、防治中的實際問題。我廳將成立督導組到甘蔗主產區檢查指導防控工作落實情況。
各地在監測防控甘蔗重大病蟲過程中,要注意發現典型、總結典型,把本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存在問題總結好,并及時報自治區植保總站(防治科),聯系人:覃保榮、陳麗麗,聯系電話:0771-5868258(兼傳真),電子郵箱:gxfz@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