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上10時30分,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躍彬研究員受邀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CCTV-1)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與主持人撒貝寧對話,分享關于糖的甜蜜故事、講述中國“用糖自由”背后不為人知的艱辛。
糖畫、糖瓜、麻糖、糖葫蘆···小年吃糖,打開一年的序章,這是中國孩子最甜的記憶之一。每逢過年,糖是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過年不僅要吃糖,還要買兩棵帶葉子的甘蔗頂在進戶門后,寓意生活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甜蜜。
張躍彬介紹,我國南方糖和北方的糖不一樣,南方主要是甘蔗糖占全國產量的85%,北方的甜菜糖占15%左右。現在的制糖技藝和古代大體上是相似的,我們的國家在公元前三百年前就已經學會從甘蔗里面提取蔗糖,《楚辭》中就有對甘蔗糖漿的描述。
甘蔗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產量高、含糖分高、水分多、味道純粹,產出的蔗糖甜味佳,所以它既是“甜”選之子,也是天選之子,以甘蔗為原料的食糖占全世界食糖的80%以上。“糖分從根部積累,一根甘蔗從上到下一節更比一節甜;一棵甘蔗連著蔗農、連著國家社會、連著企業,挑三頭,都要甜;農科人員的工作就是為了實現一根甘蔗三節甜。”
30年“尋找甜蜜”只為守護中國糖罐子,張躍彬解釋說,要培育高產高糖的糖料蔗品種,就要不斷地進行品種改良更新。經過團隊近10年的努力,終于培育出云蔗08-1609這棵甘蔗品種。這個品種蔗糖高峰期糖分達20.2%,節目現場測量總糖垂度達24%。它創造了國際甘蔗糖分最高紀錄,被老百姓稱為“糖王”。
“世界沒有糖,將會黯然失色、暗淡無味。吃糖不僅讓人感到高興,它可以補充你的能量;糖在以前被稱為戰略物資,在戰場上可以快速補充能量;食物中的糖,不光提供營養還可以提鮮;醫藥行業也需要糖的使用;糖還是重要的中藥,從古代開始可以治病;在建筑領域,混凝土中加入工業糖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時間。”
“一克白糖大概有一千粒,這每一粒的白糖,都需要蔗農在田里一年到頭的辛苦勞作,每一粒白糖都是甘蔗一個分子一個分子積累出來的,每一粒蔗糖都來之不易。”
展望未來,張躍彬信心滿懷:“今后我們會出更多更高糖的突破性品種,為守住中國的糖罐子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新的一年,他的愿望就是率領團隊牢牢守護好中國的糖罐子,把老祖宗傳下來的這口甜,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