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糖業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湛江、海南、新疆、內蒙古及黑龍江等貧困邊遠省區,糖業的發展關系到4000萬糖農脫貧致富,關系到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國內食糖市場基本安全自給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糖業的發展和食糖市場調控,先后制定了《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推進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方案(2017-2020年)》,并于2017年5月 22日實施食糖保障措施,為糖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但自2017/18年制糖期開榨以來,國內食糖價格一路下行,市場形勢嚴重背離供求關系與食糖價值。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鞏固糖業發展成果,珍惜行業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穩定市場,提振行業信心,打好糖業保衛戰,中國糖業協會于1月28至29日在廣西召開了食糖產銷形勢分析會,研究討論當前糖業面臨的形勢和突出問題,積極尋找、探索有利于糖業發展的可行方案。會議取得預期效果并達成以下共識:
一、全行業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行職責,積極響應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號召,實現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二、國家宏觀調控要綜合施策,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食糖期貨市場的監管,堅持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方向,確保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行之有效。如果發現食糖期貨交易繼續違背國家宏觀調控意愿,不能為實體經濟服務,建議暫停白糖期貨交易。
三、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和基礎,是國家保持經濟競爭力的前提。食糖期貨市場及各類交易平臺要站在糖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高度,不斷的完善和規范制度設計,有效防止機構和個人過度投機和惡意炒作行為,發揮虛擬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四、全行業要保持大局意識,統一思想,團結一致,端正心態,堅決與不良風氣、不良操作行為作斗爭,共同營造和諧有序、秩序井然的良好氛圍,做到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不跟風炒作,不擴大虛假信息,發現有蓄意造謠、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要堅決予以舉報,做到保供穩價,共同維護行業發展大局。
五、全行業要以《糖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綱領,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生產經營工作,全力推進行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六、全國制糖企業要心系三農,積極反哺農業,積極兌付農民糖料款。確因市場原因需減緩兌付的,可在政府指導下協調解決。
七、原糖加工企業要按國務院及有關部委的要求嚴格自律,對進口食糖做到“按需、有序、平穩、可控”。
八、全行業要勇于承擔打擊食糖走私的社會責任和行業責任,堅決抵制食糖走私,做到不走私、不販私,不用私,不護私。對販私、用私、護私的企業要積極舉報。同時積極推進二維碼防偽溯源體系建設,為工商、質檢等部門提供執法依據。
九、如有中國糖業協會會員單位置行業大局于不顧,違反以上共識,將予以通報批評直至取消其會員資格。
全行業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抓住來之不易的戰略機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調結構、促轉型,堅決打贏糖業保衛戰,實現《糖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目標,為促進我國糖業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