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會議記錄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值此春節將至之際,我們在南寧市召開食糖產銷形勢分析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打好糖業保衛戰”,這也是此時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和任務。
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等。
報告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個都不少。
報告強調,“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提高,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虛擬經濟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按照黨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加強考核監督。”
會議要求,“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瞄準貧困人口精準幫扶,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強化脫貧攻堅責任和監督,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這場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意義的攻堅戰。”
二、我國糖業現狀和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糖業的幾大特征
一是關乎民生,產業責任重大。糖業發展與老少邊窮地區4000萬糖農生計直接相關,與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乃至邊防安全直接相關。糖業發展狀況決定糖農能否過上小康生活,關系到2020年決勝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食糖消費大國,糖業發展也關系國人食糖安全。
二是農民與制糖企業之間存在天然的唇齒相依的產業關系。糖料生產不同于糧食、棉花、食用油的生產,農民種植的糖料只能出售給制糖企業,再由制糖企業加工成食糖之后銷售,才能實現其商品價值。農民利益是通過制糖企業的產品銷售最終實現的。
三是糖料生產成本基本決定食糖生產成本,糖料成本占食糖成本70%以上。
四是糖料由政府定價,食糖由市場定價,政府對食糖市場的宏觀調控對糖業發展影響巨大。
五是食糖是季產年銷產品。每個制糖期的食糖生產是從每年10月份至第二年5月份,但是食糖購銷卻貫穿全年。
六是食糖具有天然健康屬性,是天然的健康食品。糖料加工成食糖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歷史和現實證明,食糖是最安全、最純凈、最廉價的人們離不開的碳水化合物。
(二)糖業脫貧任務艱巨
我國是既產甘蔗糖又產甜菜糖的國家,甘蔗糖約占90%,甜菜糖約占10%。目前,我國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海南四個邊疆省(區),甜菜糖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糖業發展涉及到4000萬糖農,涉及到40萬糖業戰線職工,糖業是廣西、云南等主產糖省(區)支柱產業。
我國主產糖省區又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據有關部門統計,廣西壯族自治區貧困人口約653萬,云南省貧困人口約574萬,海南省貧困人口約75萬,新疆自治區貧困人口約261萬,內蒙古自治區貧困人口約80萬,廣東省貧困人口約176萬,6個主產糖省區的貧困人口數共計1801萬人,占到全國貧困人口的40%以上。黨的十九大要求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絕無退路。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糖業肩負扶貧攻堅的任務十分艱巨,每個糖業人肩上的擔子都很重,我們必須把握扶貧大格局,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苦干實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不懈努力、奮斗!
(三)目前糖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1、食糖價格大幅下跌,制糖企業面臨困境
大家看到,目前糖價一路下滑,5月期貨價格跌破5800元/噸,9月期貨價格跌破5700元/噸,跌破主產區廣西生產成本和全國平均生產成本。從糖料生產狀況來講,預期糖料增產,但是廣西等主產區雨水較多,糖分下降,增產幅度受到影響。按照當前市場預期和生產情況,全國三分之一制糖企業可能保本微利,全國三分之二制糖企業將出現虧損,行業好不容易得來的盈利局面再次終止,給農民打白條現象再次出現,制糖企業生產經營重新陷入困境,黨中央、國務院對糖業的各項保護政策大打折扣。
2、市場情緒非常悲觀
目前謠言滿天飛,虛假信息到處傳播。大家不妨回顧一下,僅自2017年4月份到現在,有關儲備糖出庫、走私糖影響、消費大幅下降等等傳聞盛傳,謠言哪一條是真的?在座大家不論是制糖企業、流通企業還是原糖加工企業,對國家制定實施的各項有利于行業穩定發展的政策缺乏信心,而對于市場傳言大家還都信,這是什么原因,請大家認真思考。
3、食糖期貨市場從去年4月份開始一直下行,最后到現貨交割月才持平,至今已有9個月的時間,這是為什么?這是不是虛擬經濟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表現?虛擬經濟是在為實體經濟服務還是在拖實體經濟的后腿?
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本次會議的目的和意義。各位糖業屆的同仁,你們既是糖業的受益者,也是糖業的經營者,又是信謠傳謠、夸大走私影響的參與者,在座可能有無意的,有故意的,有主動的,有被動的,還有唯恐天下不亂的,基于不同的立場參與到食糖產銷工作中,但在這里,希望大家杜絕各種不良習氣,不良風氣,不良操作行為,不良心態,希望大家認真研究討論,提出切實有效的方案,去想如何維護企業的根本利益,如何維護4000萬糖農的根本利益,如果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去做好2017/18年制糖期全國食糖產銷工作,這就是本次食糖產銷形勢分析會的任務和要求。

郵箱入口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