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食糖市場最新情況:
世界糖業組織(ISO)預測2009/10制糖期全球食糖供給將出現缺口。全球食糖產量預計為1.623億噸(原糖值),較上個制糖期減少640萬噸,降幅為3.8%。食糖消費量預計為1.659億噸(原糖值),較上一制糖期增長2.35%,全球產銷缺口為360萬噸。因此,到2009年9月本制糖期結束時,全球食糖市場仍有發展空間和潛力。另外,從初步的統計結果顯示,2009/10制糖期全球食糖供需缺口有繼續擴大的趨勢,缺口可能會達到500萬噸左右。
二、主要產糖國最新情況:
巴西:
巴西國家商品供給公司在日前發布的報告中顯示,2007/08制糖期巴西共生產食糖3130萬噸、酒精230億公升。預計2008/09制糖期巴西的甘蔗收割量為5.714億噸,遠遠高于2007/08制糖期5.015億噸的收割量,然而由于甘蔗含糖分下降,預計食糖和酒精產量達不到先前的預期。
預計2008/09制糖期巴西的食糖產量僅能達到3210萬噸,酒精產量達到266億公升。本次預測是巴西官方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對2008/09制糖期巴西的甘蔗、食糖和酒精生產情況進行預測。該公司還認為,本制糖期天氣潮濕是導致甘蔗含糖分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且開榨初期雨水偏多還影響了生產進度,當然,新糖廠開榨時間推遲對生產進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鑒于這些情況,預計今年巴西將有2770萬噸的甘蔗延遲到2009/10制糖期初期再收割。
巴西中南部地區:2007/08制糖期巴西中南部地區截至目前累計生產酒精208億公升、食糖2640萬噸。預計2008/09制糖期中南部地區的甘蔗產量有望達到5.022億噸,遠遠高于2007/08制糖期的產量4.354億噸,食糖產量預計為2710萬噸,酒精產量為243億公升。從數字上看,酒精產量的增長大于糖產量的增長,主要是由于2008/09制糖期巴西用于生產酒精的甘蔗比例已從2007/08制糖期的54%上升到了56.9%。
巴西東北部地區:預計2008/09制糖期甘蔗產量為6920萬噸,高于2007/08制糖期6620萬噸的產量,食糖產量有望達到500萬噸,酒精產量則為23億公升。
另據巴西圣保羅州蔗產聯盟委員會的農業專家安東尼奧透露,盡管近段時間降雨影響了甘蔗的收割進度,預計2008/09制糖期巴西中南部地區的甘蔗產量仍將超過前期預計的4.87億噸,但不大可能達到5億噸。預計到2009年4月,2009/10制糖期開始時,還將有大約3000萬噸甘蔗不能被完全收割。安東尼奧還表示,全球金融危機有可能影響到食糖產量,大約有20%的糖廠得不到貸款或面臨著信貸危機。他還指出,很多糖廠迫切需要解決資金短缺和負債過重的問題。另外,預計2009年巴西食糖出口量減少,酒精出口有可以在47億公升左右。
印度:
印度糖廠協會理事長日前透露,預計2009年10月,2009/10制糖期開始時印度的食糖庫存量不會少于700萬噸。
本制糖期印度部分食糖主產區的生產情況令人擔憂,政府方面認為本制糖期印度的食糖總產量將下降100萬噸,政府方面將會探討進口原糖的可能性。按照印度現行政策的規定,糖廠可以進口原糖,但糖廠的承諾在未來某一時間內出口等量的白糖。
印度聯邦農業部長日前曾表示,預計將于2009年9月30日結束的2008/09制糖期印度的食糖產量將下降24%,僅能達到2000萬噸。印度糖業界人士則認為,受甘蔗種植面積減少以及天氣不好有可能導致單產下降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預計2008/09制糖期印度的糖產量將下滑到1900萬噸。
印度是亞洲地區僅次于泰國的第二大食糖出口,預計本制糖期前兩個月印度的食糖出口量較去年同期的45萬噸已驟降88%,僅達到5.2萬噸。
來自馬哈拉什特拉邦糖廠合作聯盟的官員表示,盡管印度糖廠想從巴西進口原糖,但有關方面仍在商討此事,并沒有形成最后的決定。不過,部分業界官員并不主張進口食糖,原因是進口食糖將會沖擊國內食糖工業。印度糖廠協會(ISMA)理事長曾表示,政府沒必要放寬食糖進口政策,因為本制糖期印度的食糖供求基本平衡。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農業和資源經濟局近期公布的預測報告顯示,本制糖期澳大利亞原糖產量已經從2008年6月30日結束的上個制糖期的476萬噸減少了4%,僅能達到457萬噸。
這一預測數據較今年9月份預計的產量降低了6.9%,減產主要反映在季節性種植面積的減少以及甘蔗黑穗病導致的甘蔗單產降低。該局還認為,糖價下降、氣候的干旱、颶風、城市擴張、花生和大豆等其它農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以及包括植樹造林帶來的高額回報都是造成澳大利亞甘蔗產量已連續四年下降的原因。
盡管預計國際糖價還將繼續下跌,但澳元貶值有望給蔗農彌補一部分損失。預計本制糖期支付給蔗農的平均蔗款將較上一制糖期增加3澳元/噸,達到28.20澳元/噸。
澳大利亞農業和資源經濟局還預測本制糖期澳大利亞的食糖出口量僅能達到334萬噸,不過出口總值將達到11.4億澳元,高于上個制糖期9.66億澳元出口值,而上個制糖期的出口量僅為342萬噸。
俄羅斯:
俄羅斯糖廠聯盟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俄羅斯已產甜菜糖327.4萬噸,去年同期甜菜糖產量僅為297.9萬噸,糖廠的日榨甜菜量也從去年同期的1.5萬噸增至1.645萬噸。全國有38家糖廠開工生產。糖廠共收到2513.7萬噸甜菜,其中已加工2299.3萬噸,庫存甜菜156.3萬噸;去年同期糖廠共收到2435萬噸甜菜,但甜菜加工總量僅達到2266.1萬噸,庫存甜菜僅有147.3萬噸。
早些時候俄羅斯糖廠聯盟委員會曾表示,預計新制糖期俄羅斯的甜菜單產僅能達到32.5噸/公頃,甜菜總產量將從2007/08制糖期的2883萬噸減至2700萬噸(2006年度俄羅斯的甜菜總產量曾達到3000萬噸),甜菜糖產量將從2007/08制糖期的313.5萬噸減至310萬噸。
烏克蘭:
據烏克蘭糖業機構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烏克蘭糖廠已累計加工1200萬噸甜菜,已產甜菜糖15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5.3%。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甘蔗種植者協會稱,由于糖廠本制糖期拖欠蔗農的甘蔗款額高達10億盧比,打擊了蔗農積極性,因此有不少蔗農轉種棉花。預計2008/09制糖期巴基斯坦的食糖產量將低于400萬噸。
贊比亞:
全球經濟衰退并未影響到贊比亞糖業公司的擴張的步伐。擴張計劃將于2010年完成,界時該公司的年產糖量將從目前的25萬噸增至44萬噸。
菲律賓:
表示由于農業投入過高以及天氣狀況不佳可能導致單產下降,預計新制糖期菲律賓原糖產量有可能低于前期預期的數據,同比減少10%,僅可能達到220萬噸。
糖業協調管理部部長表示,雖然該部門預測產量將會下降9%,但許多工廠的產量有可能下降10%。由于作物生長期受到降雨的影響,產量還有可能進一步下降。該部門期望高產量播種能增加食糖產量且能把甘蔗減產帶來的影響降至最小化。受良好的天氣條件和高產量種子播種的影響,今年8月份結束的2007/08制糖期食糖產量較上一制糖期增加10%,達到245萬噸,創25年來的新高。該部長曾在早些時候表示由于產量過剩,菲律賓計劃新制糖期出口原糖38.2萬噸。
德國:
德國糖業集團(WVZ)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德國已產甜菜糖303.9萬噸。預計2008/09制糖期預計德國將產甜菜2394.3萬噸,產糖367.6萬噸。糖廠共收購甜菜1989.7萬噸,其中已加工1955.9萬噸,甜菜有含糖分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