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近日在主持召開甘蔗生產機械化推進工作第四次專題會議時強調,加強食糖宏觀調控,嚴厲打擊食糖走私,穩定國內食糖市場。
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我國蔗糖消費量占食糖消費總量的比例高達90%以上。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甘蔗機械化生產的瓶頸主要在收割環節。在國外主要甘蔗種植國家基本實現生產機械化的情況下,我國仍以人工為主的收割方式,導致甘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據介紹,甘蔗收割機械的作業效率是人工收割的50倍以上,一臺收割機一個榨季可收割6000噸左右的甘蔗,比人工收割節省成本12萬至15萬元。
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12月20日,林念修副主任主持召開甘蔗生產機械化推進工作第四次專題會議,聽取甘蔗生產機械化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農業農村部張桃林副部長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廣西自治區、云南省、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行業協會和我委有關司介紹了甘蔗生產機械化有關工作情況。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在20世紀90年代,由于東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和農業結構調整,我國甘蔗生產逐漸向西轉移,區域布局得到優化,但只有實現甘蔗生產規模經營以及延長甘蔗生產的產業鏈才能加快我國甘蔗生產機械化的步伐,才能建立一個比較健康、良好的甘蔗產業生產圈。
專家指出,制約我國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甘蔗生產的小農戶經營,地塊小不適于機械化操作特別是大型機械的整地和收獲。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城市,甘蔗種植產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甘蔗生產的機械化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因此,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已成為緩解勞動力緊缺、提高生產率和產業競爭力、確保產業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日前召開的甘蔗生產機械化第四次專題會議上,林念修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甘蔗生產機械化工作,今年9月印發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對大力發展甘蔗生產機械化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各項工作,努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樣板。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實,確保甘蔗生產機械化各項目標如期完成。一要加強食糖宏觀調控,嚴厲打擊食糖走私,穩定國內食糖市場。二要高質量建設“雙高”基地,鼓勵開展大規模種植,不斷改善甘蔗種植條件。三要加強甘蔗機械研制和應用,加快糖廠改造升級,大力推動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四要充分發揮甘蔗生產機械化協調機制作用,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形成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的工作合力。
廣西自治區政府及糖業辦、發展改革委、農機化服務中心,云南省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財政部農業司、海關總署緝私局,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發改委農經司、產業司、經貿司、財金司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郵箱入口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