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31日出版的緬甸媒體摩登周刊報導,緬甸的甘蔗與糖業生產方面,如果這一兩年內白糖市場能維持現狀,那么甘蔗生產方面也將穩定地發展,緬甸白糖與甘蔗企業家協會副會長U Win Htay如是說道。
甘蔗種植業一年比一年增長,直到今年已是第四個年頭了。緬甸蔗農們不斷擴大種植面積,而糖廠方面的產量也一年比一年增高了。
“到11月份就是糖廠開始運轉的時候了,這也是甘蔗收割的季節,這個季節我們糖廠的命運就取決于白糖市場的變化了,最怕的就是糖價大跌。這時候進出口大起大落,中國方面不采購了的話我們就慘了,蔗農們也會跟著受損失了。中國方面正常購買,照這行情運轉下去的話,我們的蔗糖生產也就會逐步提高了。”U Win Htay這樣介紹道。
今年緬甸蔗農們擴大種植,糖廠方面也準備擴大生產。今年生產30萬噸白糖的話來年就有希望擴大增長到40萬噸、50萬噸。目前白糖國內價為1緬斤(合1.6kg)1200至1270緬元,價錢穩定市場交易也正常發展。這個價錢對國內糖廠及消費者兩方面來說都是適宜的、能夠接受的價錢。
對即將到來的甘蔗收割季節、糖廠運轉時期,蔗農及工廠方面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價錢會跌落。
蔗農U Soe Naing就說道:“這三、四年來情況還過得去,我們也有能力擴大種植,但就是怕進出口貿易會影響、破壞目前的局勢。”
今年將會是甘蔗豐產的年份,氣候條件也滿足甘蔗生產的需求:雨量多,日照也充足,所以會比去年增產,蔗農們都這樣估計道。
“豐收了,農民們自然希望能增加收入,工廠方面也做好多榨碾的準備。去年榨碾10萬噸甘蔗的工廠,今年就準備榨碾12萬噸、13萬噸了。有的大廠甚至有榨碾120萬噸、130萬噸甘蔗的能力。甘蔗種植、白糖生產方面的前景都是看好的。”U Win Htay這樣說道。當然前提就是白糖市場價錢必須穩定。
(按: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追求物價穩定是很不容易辦到的一件事。有的消費者片面希望物價能下跌,這物價下跌雖然看似有利于消費者,但“谷賤傷農”,影響了生產者的利益,使他們失去擴大生產及投資的意愿。這幾年來緬甸白糖市場的變化也證明了這一點:蔗農們及糖廠方面都有擴大種植、生產的意愿,但就是擔心市場價格的變化,所以不敢全力擴大生產。)
來源:緬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