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關嚴打海上渠道走私,截止3月中旬,已立案偵辦海上走私案10起,其中成品油走私案9起,白糖走私案1起;查獲的成品油和白糖分別為4422噸和630噸,案值分別為2540萬元和713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刑事拘留35人,扣押走私工具船只8艘。
上海長江口水域交通便利,水上運輸發達,一些走私分子也因此動起了歪腦筋,利用改裝后的小船從境外大船上過駁走私貨物后,快速通過水路化整為零,直接在水上非法銷售,同時走私運往浙江、江蘇或長江中上游地區。為逃避海關等執法部門的監管,海上走私分子的分工細化而隱蔽,形成了境外采購、境外中轉、海上偷運、碼頭卸駁、境內銷售等一條龍作業手段。
針對上海水域海上走私特點,上海海關采取“水陸聯動”監管打私方式,瞄準長江口水域重點渠道,實施精準打擊,快速封堵了水上走私通道。3月16日,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駕駛“順長6號”船自舟山沈家門出發至境外,從外籍船舶接駁成品油,再以海上走私方式從上海水域偷運進口時被攔截。海關緝私警察現場查獲走私成品油600噸,案值36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品油這一海上走私傳統品種外,今年上海水域還首次查獲走私白糖案。1月21日凌晨,一艘舟山籍“東靖128號”貨船進入上海水域時被執法部門攔截,當場查獲大量原產地為泰國的白糖。海關緝私警察在偵辦中了解到, 1月9日,這一貨船從浙江溫州出發,前往臺灣臺中港裝載泰國產白糖,然后試圖逃避海關監管從上海水域走私進境,包括船長馬某在內的6名犯罪嫌疑人對走私犯罪事實都供認不諱。該案共查獲白糖630噸,案值713萬元。
據上海海關緝私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上走私船只一般是用散貨船或漁船改裝,有的還以木板、油布等掩蓋油艙,私裝儲油艙、油泵等設備。通過海上渠道實施的走私不僅干擾正常的進出口秩序,也對航運安全和水上環境帶來了隱患。此外,走私進口的成品油和白糖因為沒有經過正規檢驗,質量難以保證,如果流入市場會給消費者帶來隱患。

郵箱入口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