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中國——東盟糖業博覽會期間,由中國糖業協會主辦的糖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為分析行業發展環境,明確行業發展方向,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互聯互通、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本次論壇特邀請宏觀經濟分析專家,食糖產業鏈和相關行業專家、資深人士等,從宏觀到微觀,全方位分析糖業發展內外部環境,從產業鏈最前端到最后端,探討如何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糖業高質量發展。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地方糖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同志,食糖生產企業、原糖加工企業、流通企業和終端消費企業代表,專家及學者代表,科研院所、研究機構、期貨交易所、食糖批發市場、期貨公司、投資公司等單位代表,各地主流媒體代表近300人參會。會議由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鐘金傳主持。
會議以中國糖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主線,探討宏觀經濟形勢、糖料生產與政策、企業品牌塑造、主產國糖業發展現狀、淀粉糖市場、罐頭食品市場、國際食糖市場等多方面變化給中國糖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李文綱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糖業現存的問題,并就糖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指導建議。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主任牛犁以《政策加力形成合力 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為題分析了當前世界經濟怎么看、中國經濟怎么走、國家經濟政策怎么干。他指出,2023年世界經濟呈現減速下行態勢,而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鑒此,他提出我國經濟政策應堅持穩字當頭的政策基調,五大政策加力形成合力,做好六個更好統籌,部署五項重點任務。
云南農科院研究員、中國糖料首席專家張躍彬以《依靠科技提高糖料發展能力》為題分享了近年來我國糖料科技對產業的貢獻,當前我國糖料產業的主要問題以及今后糖料效益提升的科技路徑。他表示,科技不是萬能的,扶持也不可能是無限的,從長遠角度分析我國糖業要徹底有競爭力,必須實現兩個轉變抓好兩個工作,迭代發展,延鏈補鏈。
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陸駿飛以《塑造企業品牌,鑄就基業長青》為題分享了企業為促進糖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經驗。他提出,品牌基業長青需要做到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更有堅持“六大工作”:一是數字化、科技賦能,提升傳統產業管理能級工作;二是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工作;三是繼續推動“雙再造”,培育一體化產業供應鏈工作;四是融合創新,堅定不移推進循環經濟產業能級提升工作;五是體制創新,加快創新驅動能級提升工作;六是以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為導向,全面推進健康甜蜜消費市場服務能級提升工作,做“健康甜蜜倡導者”。
泰國糖業協會總干事Rangsit Hiangrat以《Thai Sugar Industry: Chang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為題論述了泰國食糖生產與糖業政策,介紹了泰國糖業發展變化、當前發展的挑戰與機遇。他指出,糖廠機械化發展是未來唯一的出路。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石維忱以《我國淀粉糖工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考》為題分享經驗,全方面剖析了2022年度我國生物發酵產業和淀粉糖工業發展現狀、面臨形勢和未來發展思考。他認為,應加強“淀粉糖”和“蔗糖”協作,實現淀粉糖工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輕工業聯合會食品產業部副部長、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有千以《提高原材料供給質量,促進罐頭食品產業與制糖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為題介紹了罐頭行業基本情況和用糖情況,并對糖業與罐頭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一是糖業提質、降本增效,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二是推進制糖業科技創新與應用,三是推進“三品”戰略,四是加強正確用糖科普宣傳。
英國嘉利高集團中國公司總經理陳麗妮以《國際食糖市場現狀及展望》為題分析了當下糖業市場矛盾、國際貿易流情況,并對后期市場基本面進行展望。
論壇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圍繞國內外糖業及相關產業新形勢和新趨勢深入探討,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